中鋼集團「興達海基公司」今天與全球離岸風電領導廠商「沃旭能源」簽署「管架式水下基礎(Jacket)」供應合約:「興達海基公司」將製造56座水下基礎供應「沃旭能源」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。(林憲源報導)中鋼公司總經理林弘男表示:「沃旭能源是世界排名第一位的離岸風電開發商,目前在台灣開發離岸風場規模也是第一,是台灣未來發展離岸風電產業最重要的國際夥伴,中鋼集團除了在鋼材供應的領域為國內鋼鐵業龍頭之外,在技術研發、設備製作、工程建設等方面亦有豐厚的實力及良好的信譽,與沃旭能源合作是雙強結合的典範,也必然是成功的保證。我們對於沃旭自去年11月起與我方共同排除萬難達成協議的努力,表達由衷的感激與敬佩,以中鋼累積40多年工程經驗及集團豐沛的資源能量而言,我們確信沃旭選擇中鋼就是選擇放心。」
中鋼已於今年初獲得能源局的遴選,承接「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」內「海洋工程區」之開發與營運,並於今年4月15日舉行了動土典禮,將投資68.42億元興建管架式水下基礎結構的製造基地,目前建廠工作順利推動中,預估可於108年底完工開始投入管架式水下基礎的量產。在建廠的同時,也同步進行國外技術引進,下游供應鏈協作體系建構、人才培訓、以及重要核心零組件的試製等工作,使得產線建成投產後,能以最短的時間達到設計的產能。
輕鋼架的好處是可以異地製造特別輕鋼架,並來到城市住宅專案中脫穎而出,往往涉及排屋和更大的公寓樓的混合物。客戶和承包商尋求的優勢是:一個打包的施工系統,其中所有結構元件由一個供應商設計,交付和安裝。輕鋼架供應商準備了一個集成的BIM模型,該模型連結到建築師的模型,並且可由主承包商和客戶使用並添加。在擁擠的市區內儘量減少交貨和存儲空間。這是通過“及時交付”到現場來實現的。面板採用顏色編碼或標記,以便於識別。基於一系列環境標準的良好可持續性評級。輕鋼架可以設計為低U值,並且在BRE綠色指南下得分為A +或A。輕隔間所有鋼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,並且將來可以輕鬆進行建築擴展。最小化地基和任何支撐結構上的載荷,以及在隧道上或棕地工地或屋頂擴展上建造時的載荷。一種多功能的建築系統,可有效地用於住房以及高達10層建築物的住宅建築。
興達海基公司已引進歐洲經驗豐富之技術廠商(Nervion)及技術顧問(DNV-GL),並結合國內供應鏈廠商約20家,未來亦將繼續致力於扶植在地產業鏈,預計可創造2000個以上高雄在地工作機會,期能達到政府推展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之製造與供應需求,並同時協助在地工業技術升級,繁榮地方經濟,對於高雄市由傳統重工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之綠能產業,將有實質貢獻。興達海基公司與沃旭完成第一筆訂單簽約後,基本上已可滿足前兩年的產能,在生產過程中,沃旭在品質與技術上提供的協助,可幫助興達海基公司在量產水下基礎上,建立高品質、低成本、短交期(QCD)方面的競爭優勢。也希望從生產水下基礎的量產項目開始,中鋼集團與沃旭建立起長遠的夥伴關係,除了台灣未來風場開發的合作之外,也一起攜手合作前進亞太。
早期蓋房子,隔間都會以紅磚頭砌成,就連古時候的三合院圍牆,或女兒牆也都是紅磚頭,但紅磚頭施工的時間冗長,往往等待乾化凝固,到完成都要耗費許多時間,直到現在已經漸漸被淘汰,除了施工慢之外,其過重的缺點也曝露無遺,增加建築的承重負擔,在配管等工序上也比較麻煩,所以現在的輕隔間工程,都改為輕鋼架工程,主要以乾式、濕式為主,其中乾式內有防火隔音岩棉,濕式內灌注的是輕質混凝土,強度比起乾式更高,甚至還有與磚牆相比絲毫不落下風,所以現在的輕隔間工程也幾乎都採用此種輕鋼架混凝土方式。輕鋼架除了輕鋼架較為牢固,又不想採用紅磚牆、RC牆,可以採用另一種輕隔間的工法,稱作陶粒牆隔間工程,承重跟隔音都可以與輕鋼架相比較,但其因為重量很重,運送不易,所以單價也比較高,如果衡量自己的預算沒問題,也可以考慮一下採用這樣的輕隔間工程,比起施作木工還要更加牢固且隔音良好。